5月27日揚州民建三外總支部主委、副主委、委員們一行七人在主委李文勝的帶領下赴重慶市開展“不忘合作初心,繼續攜手前進”主題教育活動,與高郵市政協副主席、民建高郵市支部副主委張擁軍等兩名會員一同前往。通過參觀民建中央成立舊址展覽館,會員們更加直觀、生動地了解民建的光榮歷史,感受民建先賢締造本會的初衷與理想。
70多年前,黃炎培、胡厥文、章乃器、施復亮、孫起孟等民建先賢,為爭取和平民主,反對內戰獨裁,發起成立了民主建國會,從此積極投身于建立新中國、建設新中國、探索改革路、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。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(西南實業大廈)系民國時期中西合璧建筑,頂部鑲嵌盧作孚手體“西南實業大廈”,前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題寫了“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”門額,同時也是民建中央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。陳列館是全國唯一反映民建成立的綜合館,展出圖片五百多張,實物資料一百多件,文字注釋三萬余字,配有黃炎培等五位民建主要發起人形象墻,黃炎培與毛澤東“歷史周期律”對話場景、毛澤東接見工商界人士和民建響應“五一口號”油畫以及周恩來在星五聚餐會演講“當前經濟大勢”國畫。
陳列館文史展覽圍繞“民建為什么在重慶成立”、“民建怎樣在重慶成立”和“民建在重慶成立后干了啥”三個問題,分“救亡圖存”、“民建誕生”、“志同道合”三個部分,真實地反映了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慶成立前后至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間的重大事件及人物,分為“艱難探索”、“工業西遷”、“實業救國”、“工商經濟界活動中心西南實業大廈”、“與聞國是”、“致力于民主建國”、“反對內戰獨裁”、“爭取和平民主”、“響應‘五一口號’”九個單元,采取“以事帶人”的手法,再現民建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為建立新中國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、肝膽相照的歷史。陳列館文史布展全面反映了“民建為什么成立、民建怎樣成立、民建成立后為建立新中國作了哪些貢獻”等重要史實,既是民建會員回顧民建歷史、弘揚民建精神的重要載體,也是民建積極投身國家的成立、革命和建設事業,堅持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重要見證。
三外總支部一行還前往參觀了“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”,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,以紀念重慶對于國家的偉大貢獻,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。此外會員們還參觀了國共談判的重要見證地桂園,在這里1945年8月毛澤東與周恩來代表共產黨同國民黨代表進行談判和簽訂《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》(即雙十協定),另外部分會員還參觀了“紅巖魂陳列館”。
通過為期三天的重慶紅色之旅,會員們紛紛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,更好地繼承傳統,自覺踐行“愛國、民主、建設、團結、創新、奉獻”的共同價值理念,為推動民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